2025.09.05 12:30 臺北時間

好兄弟把食物氣吸走?普渡供品為何一拜就壞 營養師揭關鍵

mm-logo
時事
供品避免曝曬過久,拜拜後應盡快保存或加熱。(本刊資料照)
供品避免曝曬過久,拜拜後應盡快保存或加熱。(本刊資料照)
中元節普渡食安指南!明(6日)就是中元節,許多民眾會準備三牲四果與各式供品祭拜,供祖先與「好兄弟」享用。
不過,民間流傳「拜過的供品特別容易壞,因為好兄弟吃過了」,讓不少人忐忑。對此,營養師高敏敏出面破解迷思,其實關鍵在於「細菌太活躍」,只要注意食材挑選、拜拜時間與保存方式,就能安心食用。

拜拜前:食材要挑新鮮、包裝完整

高敏敏提醒,購買罐頭或飲料時要避開「膨罐」「凹罐」,同時注意效期。
水果、熟食建議加一層保鮮膜,避免香灰與蚊蟲沾染。至於三牲四果,務必選擇新鮮來源與合格肉品,才能降低變質風險。

拜拜當下:避免曝曬、香灰掉進食物

普渡常在戶外進行,高溫加上烈日曝曬,食物僅需10分鐘就可能成為細菌溫床。建議戶外祭拜不超過1小時,室內則以2小時內為佳。
另外,切勿將香插入食物,因燃燒後的灰燼、煙霧可能含有化學物質,不僅影響味道,還可能加速肉類、蔬果的變質。

拜拜後:盡快保存、再加熱

祭拜結束後,熟食要再次加熱至中心溫度75度以上,才能有效殺菌
若出現異味、酸敗現象,就代表食物已經壞掉,應立即丟棄。剩餘供品也要立刻冷藏,並遵守「先冰先吃」原則,避免放置過久成為細菌的溫床。
20250905edi016
中元節普渡常見供品,營養師提醒保存不當恐快速變質。(翻攝自臉書@高敏敏 營養師)
高敏敏補充,夏季氣溫高,水果的呼吸作用會加快,糖分與養分消耗,導致口感走味,這也是供品「容易變壞」的原因之一。
高敏敏強調:「所以不是好兄弟偷吃,是細菌太活躍!」只要掌握保存訣竅,「好兄弟吃得滿意 我們也顧好健康~」
更新時間|2025.09.05 12:3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9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