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6 05:28 臺北時間

綠營黨團改造2/藍白黨團換血在即 綠委陷集體焦慮

mm-logo
時事
柯建銘領導黨團超過20年,經驗與智識深受倚賴。
柯建銘領導黨團超過20年,經驗與智識深受倚賴。
兩波大罷免投票,結果均未通過,從成案的31:0,到投票遭多數民意否決,也讓綠營執政面臨重大衝擊,大部分綠委在826首波投票後,顧慮仍有第二波投票與公投,不約而同維持緘默,直到823投票結束後,才陸續發聲呼籲黨內檢討,黨團幹部更紛紛表態去職,決策機制面臨變革。
面對國民黨重新整隊改選主席、藍黨鞭也可能交班,新會期恐怕來勢洶洶,民進黨對於己方團隊狀況焦慮不已。
「黨團就是對外對立、對內壓抑。」一名中部綠委說,這屆民進黨團是少數,卻希望主導議事,對在野黨提案寸土不讓;同時黨團希望綠委「別給行政院添麻煩」,很多事涉資源分配的提案都被要求撤案,例如近來討論《韌性特別條例》,適逢南部風災水患,幾個南部立委想提修正案爭取災後重建經費,黨團不允許,要不是後來有《風災特別條例》,這些南部委員真的很難跟選民交代。
這名綠委說,委員提案權屢受黨團限制,議題發言權自然被在野黨拿走,當然柯建銘有宏大戰略觀,認為國家的錢應該被更好地統籌運用,不該被里長退職金、老農津貼、禁伐補償或普發現金瓜分,這樣的想法固然沒錯,但站在區域立委角度來看,國民黨競相提案,綠委卻什麼成績都拿不出來,難怪大家的怨懟持續積累,終在大罷免後爆發。
儘管黨團改革的呼聲高,但也不只一名綠委私下為柯建銘緩頰。本刊掌握,在20日的擴大高層會議中,就有黨團成員替柯建銘說話,指柯在726大罷免投票後態度有所轉變,重新開始主動打電話給在野黨幹部,進行朝野協商前的溝通,在協商時的身段也變軟,看到柯這樣的轉變令人不捨。
「現在民進黨的問題不是抓一個戰犯就可以解決。」一名黨團成員坦言,柯建銘20幾年來帶領黨團打仗,他能這麼長時間擔任大黨鞭,是基於真才實學以及耐煩個性,親力親為地細緻討論為國家建立許多典章制度,也替民進黨執政做出重大貢獻,柯的多數決策不是出於私心,因此才能服眾,黨內許多人跟他互動也有情感,亦蒙柯的栽培,只是如今時局與黨內氣氛已不同以往。
一北部立委則說,問題不只是黨團的領導,行政立法的溝通也很有問題,過去民進黨在國會多數,行政院可以站在二線讓黨團處理朝野攻防,但現在國會變少數,黨團仍在第一線衝,行政院樂得輕鬆,立委們要打仗,卻不清楚政策來龍去脈、就算拿到資料也有時間差,大家常有不知為何而戰的無力感,「我們像白癡一樣在那邊演半天,最後發現行政院根本不是要這樣」。
更新時間|2025.08.26 08:46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9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