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4 05:28 臺北時間

醫療缺工AI補1/AI醫療進軍國際需跨一高門檻 長佳智能掌握優勢征戰國內外

mm-logo
財經理財
長佳智能目前在海內外取證的數量遙遙領先國內許多同業,讓公司在海外的知名度大增,對營收產生具體貢獻。圖為長佳智能總經理李友錚。
長佳智能目前在海內外取證的數量遙遙領先國內許多同業,讓公司在海外的知名度大增,對營收產生具體貢獻。圖為長佳智能總經理李友錚。
看好全球AI健康照護商機未來幾年將呈現大幅度的成長,國內相關廠商長佳智能、雲象科技、宏碁智醫、安克生醫等台廠近年積極展開相關產品布局並插旗海外市場,且陸續傳出捷報。其中,長佳智能目前在海內外取得醫材許可證的數量遙遙領先國內許多同業,備受各界高度關注與期待。
「公司AI產品在海內外取得醫療器材許可證數量的多寡,可能會決定公司未來的競爭力強弱。」長佳智能李友錚向本刊提出他的觀察並進一步表示,未來醫院所需要的數位化或AI工具非常多,可能是幾百項,甚至是上千項;醫院不可能跟幾百家Medical AI合作,這樣會很難管理。所以,醫院最後只能選擇跟幾家大型的Medical AI公司往來。
長佳智能早期的技術是從中國醫藥大學技轉,然後自己再逐步開發出許多產品。「擁有越多AI產品或技術的公司,競爭力會越強!」李友錚說。秉持這樣的想法,長佳智能目前在海內外取證的數量遙遙領先國內許多同業,台灣19張,美國13張,其他國家16張。
李友錚表示,公司要走向國際市場,沒有美國的醫材許可證,人家通常不會理你,你想跟人家合作,人家未必會願意。
針對數量門檻,李友錚表示,未來一家Medical AI公司手上沒有50項的AI相關產品,恐怕很難生存。話鋒一轉,他直言,「不見得要自己去開發這50項產品,可以跟醫院合作或取得代理。但你要談代理,你手上沒有一定數量的美國FDA(食品藥物管理局)醫材許可證,別人未必會理你。」正因如此,縱使在美國取得一張醫材許可證,可能需花費新台幣3,000萬元,長佳智能也毫不遲疑。這一點,很多小型的Medical AI公司應該做不到。
正因長佳智能取證數量遙遙領先許多國內同業,未來國外的Medical AI公司要進入台灣市場,可能會優先考慮跟長佳智能合作,而長佳智能也能透過這些合作夥伴,將產品賣到國外。「這跟航空市場的生態很像,單一的航空公司無法創造出飛到每個國家主要城市的航線,但可以跟其他航空公司組成聯盟,達成這樣的目標。」李友錚笑著說。
目前,長佳智能海外營收的占比已有20到30%,接下來選定東南亞市場,做為提升公司海外營收的新目標市場,並將越南做為進軍東南亞的第一站,協助越南震興醫院導入AI產品。今年初辦了AI骨齡輔助診斷的義診,不但解決醫院缺乏看骨齡的專業醫生的困擾,還為醫院帶來新業務的可能性,反應相當好。
針對東南亞市場,李友錚指出,根據國民所得、人口數、醫療水準等條件,公司鎖定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及新加坡四個國家布局,確定越南的模式能夠成功,接著就會再複製到其他國家。
更新時間|2025.08.14 05:2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9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