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罩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筆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9 筆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9 筆
- 取得的資料足以顯示,不需要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筆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次
- 最終應發request 1 次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否
- 所有資料皆已被取得且顯示,關閉無限滾動功能

財經理財
財經焦點/遊戲囝仔跨界半導體 大宇資凃俊光:進軍主流產業才有未來
2025.08.13 05:28
遊戲囝仔變身半導體新銳,這正是國內遊戲界一方之霸、大宇資訊(簡稱大宇資)董事長凃俊光的寫照。近2個月,凃俊光先後入主揚智、台灣光罩2家老牌半導體廠,不少人對此有「小孩玩大車」的質疑。凃俊光日前接受本刊專訪,暢談入主祕辛,「就是看到它的價值才會進來,不僅大宇資,光罩和揚智也是這樣,光罩本業沒問題,揚智則是台灣少數具有SOC(單晶片系統)技術的公司。」凃俊光笑著說:「千萬不要坐在寶山把自己餓死了!」

財經理財
大宇資跨半導體/2個月內入主2半導體廠 大宇資董座獨家專訪揭盤算
2025.08.13 05:28
遊戲囝仔變身半導體新銳,這正是國內遊戲界一方之霸、大宇資訊(簡稱大宇資)董事長凃俊光的寫照。近2個月,凃俊光先後入主揚智、台灣光罩2家老牌半導體廠,不少人對此有「小孩玩大車」的質疑。凃俊光日前接受本刊專訪,暢談入主祕辛,「就是看到它的價值才會進來,不僅大宇資,光罩和揚智也是這樣,光罩本業沒問題,揚智則是台灣少數具有SOC(單晶片系統)技術的公司。」凃俊光笑著說:「千萬不要坐在寶山把自己餓死了!」

財經理財
大宇資跨半導體1/相中揚智、光罩「坐在寶山上」 凃俊光感謝川普神助攻
2025.08.13 05:28
大宇資董事長涂俊光在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吃下揚智和光罩董事長,外界認為涂俊光是小孩玩大車,但涂俊光卻認為揚智和光罩是坐在寶山上,甚至,要不是因為川普4月實施對等關稅,讓揚智的投資人縮手、光罩的股價崩跌,大宇資還沒有機會入主這兩家公司,因此,他還要感謝川普給了他這個機會。

財經理財
大宇資跨半導體3/繼台積聯電之後切割獨立 光罩特殊利基曝光
2025.08.13 05:28
很多人不知道,光罩是台灣唯一的專業光罩廠,而且還是繼聯電和台積電之後,從工研院切割獨立出來的公司,除了台積電的先進製程以外,成熟製程都需要光罩,因為光罩是半導體製造過程中的關鍵元件,用於將電路圖案轉移到晶圓上。中美對抗越來越激烈,光罩也成為晶圓代工廠無法採用中國紅色供應鏈之外的最佳選擇,具有特殊的利基,因此,大宇資董事長凃俊光認為,光罩的體質不錯,本業也沒有問題,要不是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導致股價大跌,光罩子公司持有母公司的股票造成財務亮紅燈,大宇資根本沒有機會可以入主。

財經理財
大宇資訊砸15.46億 取得光罩兩成股權
2025.07.18 20:15
大宇資訊今天舉行董事會決議透過子公司光揚曜投資參與台灣光罩私募案,預計以每股認購價格新台幣24.4元,認購台灣光罩私募普通股63,370,000股,總金額為新台幣1,546,228,000元,持股比例為20.00%,為雙方帶來策略性協同,鞏固台灣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的關鍵製程,強化在全球晶片供應鏈能力。

財經理財
【頭家開講】全球前十晶圓代工廠 七家跟台灣光罩作隊友 台灣光罩總經理陳立惇專訪
2023.11.04 05:58
光罩是晶片生產時的設計藍圖,全球獨立光罩外包廠中,台灣光罩不僅為國內龍頭,市占更居世界第4。

財經理財
吃過掉隊虧後 這家晶片光罩廠年年營收恐怖成長
2023.11.04 05:58
光罩是晶片生產時的設計藍圖,全球獨立光罩外包廠中,台灣光罩不僅為國內龍頭,市占更居世界第4。

財經理財
【台灣第一獨立光罩廠番外篇】台灣光罩員工爽點星巴克只要半價 喝兩杯天天買一送一 台灣光罩總經理陳立惇專訪
2023.11.04 05:58
星巴克咖啡時不時會推出像是買一送一的優惠,於此同時,他們一直到年底還有一項優惠,那就是憑藉購買任一原價飲料的發票,於當天在同一家門市點飲料續杯,會有乙次的七折優惠,但這些都沒有台灣光罩集團的員工爽,因為他們無論何時去點進駐在總部的星巴克都是半價,買兩杯等於買一送一。

財經理財
【台灣第一獨立光罩廠番外篇】台灣光罩今年營收可望再破新高 喊出挑戰10億美元業績目標 台灣光罩總經理陳立惇專訪
2023.11.04 05:58
目前旗下有8家子公司,以及相關企業投資的台灣光罩集團,在規模上不斷地壯大,集團營收也從2015年起連三連虧損的谷底中爬起,近年獲利大幅成長,年營收2020年46.67億元、2021年60.77億元、2022年77.41億元,連年刷新推高集團紀錄,今年下半年業績,也在9月營收創下7.55億元歷史單月新高的推波助瀾下倒吃甘蔗,總經理陳立惇表示,2023年營收預計可望再往上突破、達8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