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筆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24 筆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筆
- 取得的資料不足以顯示,需另外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筆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次
- 最終應發request 11 次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否
-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開啟無限滾動功能

財經理財
躺領高息1/殖利率7%起跳!非投等債質變升級 首檔主動式ETF登場
2025.08.11 05:28
台灣首檔非投等債主動式ETF問世!過去一般認為,非投等債是高風險、高利率、低評級的垃圾債,但其實經過多年質變,非投等債已「轉骨」成為體質相對穩健、違約率大幅下降的投資標的。尤其透過主動管理,經理人可靈活調整債券存續期,更適合想穩定領息的投資人。

財經理財
躺領高息2/大波動下如何穩領息? 財經名師揭關鍵1招
2025.08.11 05:28
台灣首檔非投資等級債主動式ETF-中信價值策略非投資等級債券上市,相較被動式債券型ETF產品,投資人該如何做抉擇?財經名師朱岳中及億元教授鄭廳宜都表示,風險性商品要以主動式管理為主,因為只要有風吹草動,基金經理人能靈活調整,幫投資人降低風險,趨吉避凶。

財經理財
躺領高息3/連14週資金湧入 專家點名非投等債迎契機
2025.08.11 05:28
全球資金持續流入非投資等級債!據統計資料顯示,非投等債、新興市場債已連續14週淨流入,理財講師郭俊宏表示,自己在4月初全球關稅大戰時,便賣掉10%股票、轉入非投資等級債;他說,下半年若確定景氣沒有大幅衰退,更是布局墮落天使債的好機會。

財經理財
把握時機專題/搶先卡位享增值 三重左岸市政帝寶穩佔置產熱區
2025.08.07 07:00
三重城市迎來關鍵轉型期,從新北第二行政中心到電視總部,多項重大建設正同步推進,預計將於2026年陸續完工。「新北科技園區」內多家上市櫃企業總部大樓也相繼動工,帶動產業聚落成形,就業人口與區域發展動能同步增溫。

財經理財
達人理財/14年只買0050 教授靠定期定值滾出2600萬
2025.05.27 05:29
用最簡單的原則,做最長久的操作,照樣能順利達到目標。台北商業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謝承熹14年來,靠著「定期定值目標追蹤法」累積出146張0050,滾出2,600萬元;機械化執行、定期買進0050,不僅讓他賺到安穩睡眠及和家人相處時間,也證明就算是冷門投資法,長期下來同樣能有豐碩成績。

時事
炒股票輸光孩子教育費 正妹人妻「1晚肉償銀行員2次」遭夫抓包
2025.04.08 12:01
投資理財應量力而為,就有一名人妻(阿玟)因炒股失利,輸光孩子的教育基金,急需9萬元償還債務,進而透過交友軟體結識吳姓銀行職員求助,並以肉償換取金援。阿玟丈夫發現後憤而提告,向吳男求償100萬元,對此,新北地院最終判決吳男賠償20萬元。

財經理財
「我年輕30歲定追回家當老婆」挨批噁 「不敗教主」揭與妙齡女關係
2025.01.07 14:38
投資達人不敗教主陳重銘日前在臉書分享與一年輕女子的合照,寫下「如果我年輕30歲,一定追回家當老婆」,一句話遭砲轟不妥。對此,他今(7日)發聲解釋與女子的關係,無奈說:「平常也都在開開玩笑,有那麼嚴重嗎?」

財經理財
【投資理財學堂】債市這時間上衝 超馬芭樂用2條線帶你看懂補貨點
2024.12.12 05:29
「投資債券並不是在初次宣布降息,就能看到它的價格立刻衝上去,按照經驗,降息累積幅度達1%時,才會有明顯的攀升。」投資達人超馬芭樂王仲麟細數,美國聯準會9月18日第一次降息2碼、11月8日第二次降息1碼,「再降1碼就累積達1%幅度了,到時債市發動的機會就大。」

財經理財
【億元達人1】去年靠AI股海賺7成 資深達人親揭6檔私房股
2024.06.27 05:59
投資達人雷浩斯,2023年因重押AI股財富水漲船高,台股資歷逾20年的他,看好AI發展趨勢,專注挖寶受惠個股,長線布局。但指數漲多就是最大利空,進入下半年,他如何在題材面與基本面之間取得平衡,適時逢低進場、逢高獲利了結?他的最新AI布局策略揭曉。

財經理財
【1檔ETF賺一輩子1】靠1檔美股ETF資產翻倍 他51歲滾億元、月入25萬
2024.06.20 05:58
李紹鋒投資期貨、可轉債,早在36歲時滾出2千萬財富、宣告退休,日後他改變投資策略,掌握「穩」字訣,首重資產配置,每月坐享被動收入約25萬元。攤開他的資產,10%投資美股龍頭股,20%資金放在幣圈高利活存,7成核心部位則是長抱美股股債平衡型ETF,每年穩賺8~12%不翻車,如今51歲的他已經累積億元資產。

財經理財
【1檔ETF賺一輩子2】年賺8~12%不翻車 達人抱住這檔ETF穿梭牛熊市
2024.06.20 05:58
「投資先求穩,建造出一艘堅固的船,面對股海震盪,都能淡定以對。」51歲的李紹鋒說,資產配置做好,就是堅固的船,接著要懂得分散風險,他認為台股是淺碟市場,波動相當大,「鋼鐵人、航海王,一下子就不見了,buy and hold對我來講難度很高。」因此他將99%資產都放在海外,長抱全世界的優質企業,每年穩賺8~12%。

財經理財
【39歲財富自由1】買個股有鬼故事 他5000萬押3檔ETF年領息160萬
2024.06.06 05:59
林裕豐在美股戰場靈活操作,來回買特斯拉、美股ETF,咬住波段賺千萬,2年前他以知名媒體社會組主管的身分,除了原有累積的資產,再向銀行貸款千萬退休,拿錢滾錢,鎖定優質標的、分趟操作,就連ETF也是緊盯市場訊號進出,「這樣才能吃到最大塊的肥肉,」45歲的林裕豐說,不必跟股票談戀愛,只要是好標的,把成本降低就能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