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24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 取得的資料不足以顯示,需另外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 最終應發request 14
--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
  •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開啟無限滾動功能
鏡評/拯救新青安首購族
時事
鏡評/拯救新青安首購族
2025.08.14 06:28
金管會上週四宣布,要求銀行公會與各銀行總行都要設立「單一申訴窗口」,針對「首購」「自住」以及「已承諾」的購房者提供協助。政府出手協助民眾處理購屋貸款困難的問題,對於社會、政治與金融的穩定極為重要,絕對不能等閒視之。
林岱樺涉貪鐵證1/與住持超乎一般人交情 林岱樺當他2億貸款保人、請款要「師父簽核」
時事
林岱樺涉貪鐵證1/與住持超乎一般人交情 林岱樺當他2億貸款保人、請款要「師父簽核」
2025.08.12 06:28
民進黨立委林岱樺涉嫌詐領助理費遭起訴,本刊掌握,此案進入法院審理後,院方卷證顯示,林岱樺與通法寺住持釋煌智關係密切,釋煌智不僅在公事上儼然如林的地下總幹事,掌金流、經費核銷及人事大權,二人私下互動、對話更「超乎一般人交情」。
理財專題/新青安催買限貸令急煞 打炒房1年爆3亂象
財經理財
理財專題/新青安催買限貸令急煞 打炒房1年爆3亂象
2025.08.12 05:29
2023年8月新青安政策橫空出世,房貸利率1.775%好甜,民眾漏夜紮營排隊買房,交易量創下11年新高;但短短1年風雲變色,2024年9月央行限貸令開鍘,阻斷熱錢流向房市,讓原本炙熱的市場瞬間急凍。
理財專題/違約潮與爛尾蔓延 限貸令風暴全面拆解
財經理財
理財專題/違約潮與爛尾蔓延 限貸令風暴全面拆解
2025.08.12 05:29
史上最嚴限貸令(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將滿週年,後續效應不斷發酵,專家逐一示警,從個人貸款到建商爛尾,若不正視恐引發更大規模問題,造成房市更大衝擊,最終受傷的仍是消費者;此外,專家提醒,違約賠付金動輒數十萬元到百萬元,準備交屋民眾應積極和建商談判、向專業人士求援,避免內傷。
限貸令後遺症1/貸不到款只好賠違約金解約 首購族嘆政策衝擊卻由民眾買單
財經理財
限貸令後遺症1/貸不到款只好賠違約金解約 首購族嘆政策衝擊卻由民眾買單
2025.08.10 05:28
現階段民眾買房,「卡貸」是普遍現象,尤其貸款成數與期待有落差,因為頭期款準備不足而賠償違約金的情況時有所聞。有爭議的是,政策衝擊究竟該歸責於誰?
限貸令亂象1/買房美夢變噩夢!貸款縮水百萬 5寶媽嘆:只能吞下違約金
財經理財
限貸令亂象1/買房美夢變噩夢!貸款縮水百萬 5寶媽嘆:只能吞下違約金
2025.08.04 06:28
2023年8月新青安政策橫空出世,催出房市買氣,民眾漏夜紮營排隊買房,交易量創下11年新高;但短短1年風雲變色,2024年9月央行限貸令開鍘,阻斷熱錢流向房市,讓原本炙熱的市場瞬間急凍,只不過因政策利多上車的民眾卻成了犧牲者。
限貸令亂象2/銀行趁亂打劫? 首購族爆:有條件放貸成潛規則
財經理財
限貸令亂象2/銀行趁亂打劫? 首購族爆:有條件放貸成潛規則
2025.08.04 06:28
銀行貸款水位不足,新青安排撥更是排擠首購族額度,原本該輕鬆過關的首購族面臨被斷頭壓力;多位首購族向本刊表示,為了「搶貸」只能為難接受銀行開出條件,為的是提升內部評分數,但對財務壓力已經相當沉重的房貸族來說,無非雪上加霜。
限貸令亂象4/預售屋解約潮席捲全台 消基會:多數家庭形同斷頭
財經理財
限貸令亂象4/預售屋解約潮席捲全台 消基會:多數家庭形同斷頭
2025.08.04 06:28
銀行貸款水位不足,申貸條件門檻提高,貸不了款的民眾飽受煎熬。消基會示警,台灣預售屋市場正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風暴,那就是,消費者承受賠付鉅額違約金與合約法律責任的雙重打擊;此外,面對龐大退戶潮,也可能造成建商資金斷鏈,對市場衝擊又多一層。
房市交易情報/今年前五月住宅使照量首破5.5萬戶創新高!新北、桃園年增逾二成
財經理財
房市交易情報/今年前五月住宅使照量首破5.5萬戶創新高!新北、桃園年增逾二成
2025.07.25 08:00
內政部統計月報資料顯示,今年1-5月住宅使照量創下2006年有統計資料以來新高。永慶房屋指出,受惠於2018年以來建商大量推案,從去年開始龐大預售推案進入完工階段,預料未來一、二年仍是使照高峰,將迎來大量交屋潮。
理財專題/當疊債投資遇上美債三殺 債市風暴來襲
財經理財
理財專題/當疊債投資遇上美債三殺 債市風暴來襲
2025.06.24 05:29
2024年9月聯準會降息2碼,開出降息循環第一槍,債券價格上漲,吸引投資人大量湧入債券ETF;超過200萬投資人深信「美債是送分題」,不少人更陷入金融機構包裝的數字陷阱中,以質押買債、借錢套利方式,想要創造息收價差雙賺的甜美果實。但如今這群質押債蛙,已深陷美債溫水區,帳面虧損1至2成;一旦未來利率走勢不如預期,或新台幣升勢再起,那麼當疊債策略遭遇債券投資3大倒楣事,一場完美風暴恐將席捲市場。
自辦都更房價翻倍4/自己的房子自己蓋!3大實戰攻略 不靠建商也能都更
財經理財
自辦都更房價翻倍4/自己的房子自己蓋!3大實戰攻略 不靠建商也能都更
2025.06.19 05:28
目前常見的都更模式,包含公辦都更、民辦都更及自辦都更3條路。前兩者仰賴政府或建商主動提案;唯自辦都更能讓住戶自己做主、掌握進程,且可100%分回居住面積,不必與建商分潤。但如何自己當老大蓋新房子?本刊走訪專家,提供一套從組織到融資的自辦都更實戰攻略。
自辦都更房價翻倍5/甩開建商拉扯、政府撐腰 自主更新翻轉都更困局
財經理財
自辦都更房價翻倍5/甩開建商拉扯、政府撐腰 自主更新翻轉都更困局
2025.06.19 05:28
台灣的住屋安全堪憂,正陷入一場與時間賽跑的重建危機,都更早已是台灣的熱議話題,特別是屋老、人老的雙老螺旋正持續惡化,尤其北市平均屋齡40年以上最老,占比高達36%,內政部前任部長李鴻源日前就再度示警指出,「萬一發生6級以上地震,北市將有4,000棟建築倒塌。」
loading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