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台源、洪藝暄/台北報導】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即日起在台北市水星書店舉辦「The Wallpaper」攝影展,透過「報紙」呈現8位《靛花tien faˊ》季刊攝影師鏡頭下的客庄。客傳會董事長陳邦畛今天(15日)表示,希望透過報紙型態的展覽,傳達高度自由的藝術本質,「《靛花tien faˊ》傳達的不是新聞、是文化;文化不會過期,可以一直放在心裡,甚至可以傳家。」
陳邦畛說,有別於一般的攝影展或是美術展等,照片經過錶框或精心設計的展覽,「The Wallpaper」攝影展,透過編集者新聞社發想,「印在《靛花tien faˊ》上面的每一個攝影作品,不管他多大多小,就是『攝影』本身,就是我們想表現、想傳達給讀者的。」
「在網路時代,大家對於紙張有點輕忽,」陳邦畛感嘆,文字印刷在紙張的傳統非常久遠,他現場做起民調,「今年到現在八月,各位有買過一本以上的書請舉手。」不料,現場舉手的人非常多,「在場是全世界最會買書的人,」他稱讚道。

陳邦畛指出,《靛花tien faˊ》發行五年、共20期,「每一期都不會過期,他不是新聞紙,而是文化,文化是不會過期的,可以一直放在心裡頭、可以傳家的。」大家可以將喜歡的《靛花tien faˊ》剪下來,放在想放的地方,也不一定要掛在牆上,可以放在臥室、客廳甚至浴室都可以,自由度很高,大家還可以「聞聞紙張的味道。」


《靛花tien faˊ》總編輯李取中則說,他要感謝客傳會,如果不是客傳會這麼勇敢、承受很大的壓力,讓《靛花tien faˊ》編輯印製5年,客家有很多傳統沒辦法好好延續,《靛花tien faˊ》試圖努力呈現客家的樣貌、可能的樣貌。
「我對傳統相片輸出,反而沒那麼有感,用報紙形式輸出,本身就是紀實攝影,」李取中說,報紙是很輕薄的媒介,但記錄世界各地各種事情,質感又有點重,是他很喜愛的形式。報紙一張一張,不像剪雜誌這樣不捨,貼在展覽牆上面的,是從《靛花tien faˊ》這份報紙剪下來的、不是另外輸出的。

陳邦畛還說,「編輯要的圖像,跟攝影家想展現的圖像,不是完全一致的。」最後印刷出來的成果,有時連創作者都會感到有樂趣。
客傳會表示,「The Wallpaper——八位靛花攝影師的客家影像紀事」攝影展,自即日起至8月24日在台北市水星書店免費舉行,並會在8月24日邀請攝影師Kris Kang與《靛花tien faˊ》季刊總編輯李取中對談。邀請所有人停下腳步,一起透過攝影師的鏡頭,重新認識既熟悉又陌生的客庄生活角落。
「The Wallpaper」
八位靛花攝影師的客家影像紀事攝影展
展期:8月14日(四)至8月24日(日)12:00至20:00(免費參觀)
地點:水星書店(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28號2樓/紙街咖啡樓上)
參展攝影師:邱家驊、林家賢、陳安嘉(阿嘎)、林科呈、李維尼、蔡耀徵、王牧薇、Kris Kang



